蒙特梭利博士相信,教育是為了搭起孩子學習的鷹架,協助孩子探索廣大的世界,而不是要所謂的知識,一股腦地全填塞進孩子的腦海。所以我們要做的,是引導孩子認識環境中的各種文化現象,如此才能促進人類對世界的瞭解。在蒙氏教室裡,我們不要「主動」去「教」孩子,而是引導孩子透過自己的感官去體會探索,進一步理解與發展抽象概念和邏輯。在數學領域,透過大小、長短、寬窄及數字的規律操作,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數學;在自然領域,做實驗是一定要的,還有地理與生物,重視從巨觀到微觀,當孩子找到自我的宇宙中心時,自然能滿足於與周遭事物的互動。
棋盤乘法
利用不同顏色區分的數量珠串,透過前一階段學習的九九乘法概念,將珠串放在不同的棋盤格,最後把格子內的珠珠總數相加,就會得出最後答案!藉此建立練習兩位數以上的乘法,為乘法直式運算暖身。
二項式
還記得讀國中時,(a+b)3 的公式嗎?這公式代表不同的邊長組合成的體積,在教室裡,打開木板側邊,利用8個木製、不同邊長的立方體方塊, 讓孩子試著不同立方體,展開二項式代數的概念,不僅培養孩子辨別大小、顏色、形狀的視覺能力,更替複雜的代數概念作預備。
畢氏定理
藉由觀察直角三角型的三個邊長所各自展開的面積大小,將面積轉換成實際數量,觀察與操作三個面積的關係,藉以具體了解直角三角形兩股平方和等於斜邊平方的面積關係。讓孩子知道公式發展的思考歷程,而不是死背公式。
圓周率
動手將圓形滾在直線上做記號,透過操作了解直徑與圓周長的關係,然後從操作記號中,找到共通性,發現與3.1415... π 的圓周率的秘密!
生命起源--一張圖搞懂三葉蟲到人類的演變
蒙氏的課程重視從巨觀到微觀,這不僅展現在五大主軸故事的層次與順序.,也展現在個別領域的課程引導。經由大張的時間軸圖表,解釋地球46億年的時間長河裡,生物逐漸演化歷程, 看見地球的霸主ㄧ直在變,藉此讓孩子有一個時間的縱深與演化的整體脈絡,也思考著下一次或正在進行中的物種演化,會將我們人類推向何方?
空氣特性--動手小實驗,認識空氣主要四特徵。
熱空氣上升,冷空氣下降,透過迴轉紙條,以及點蠟燭圓筒的小實驗,親眼見證空氣對流變化,還有經由密封瓶製作,理解氣壓的原理。
動物五綱--圖像結合定義連連看,搞懂動物整體特性!
身體結構上的差異,造成了不同物種動物的區別,透過實物模型,孩子深入人體器官內在的探索,也藉由圖卡定義,了解生物分類學,並間接了解生物演化的過程。
地理拼圖--國界山川河流,歡迎來挑戰!
先讓孩子們認識整個地球,然後是大陸板塊,接著才是他們所居住的國家以及城市。亞洲、歐洲、美洲、非洲、大洋洲,透過拼圖、著色、插旗、資料讀寫等工作,認識五大洲不同的地理區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