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課,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

撰文:蒲世豪(昶心蒙特梭利中學群數學與哲學老師)

哲學思考一般人聽來或許陌生,其實並不難懂。哲學就是對思考中重要的抽象概念,提出不同觀點的學問。舉例來說,大家都聽過的「不自由,毋寧死」,受過哲學訓練的人會去思考,「自由」到底是什麼、真有那麼重要嗎?

但也正因為哲學關注各種不同的觀點,往往不傾向提供唯一的答案,而是將數種觀點分析陳列,以供參考。所以,哲學比任何學科更關注思考過程,它對比不同的思考角度,批評其證據與合理性,思考其意義與價值,卻不強迫你一定要接受它。因此,哲學教育是在培養個人的思考、思辨能力。

常聽到許多人質疑:「學哲學有什麼用?」如果用房屋來比喻你的思考,哲學像是整棟房屋的結構,你無法明確看到它的功用,但卻無時不影響你居住在其中的品質和安全。

由於,傳統教育喜歡談知識,不喜歡談觀點;喜歡給答案,不注意答案怎麼形成。當學習中缺乏「形成觀點」的過程,會讓學習缺乏趣味與效率;哲學教育正好相反,喜歡把知識當觀點,把答案當成一種想法。這有助於平衡現有的知識傳授模式,增加思考的靈活度與深度。

教思考,而不是給答案

至於現代教育,追求精細分工,課本內容往往因執著精細而過於瑣碎,帶給學習者不少挫折;哲學則喜歡討論抽象概念,哲學課程可以增強抽象思考能力,幫助孩子在學習時有更清楚、更全面,也更深入的理解。這不但能提高學習的質,甚至能增加學習的趣味。

簡言之,哲學教育是「教思考」的過程。但「教思考」聽來有些矛盾,因為一個人不用別人教也能自己思考,而且如果他不主動思考,強迫也沒用。

但所謂「教思考」不是給答案、教動作甚或給出公式方法,而是試著「欣賞」。我希望透過哲學課,讓孩子能「欣賞一下」不同的觀點,當作建立自己思考的橋梁。

不過,培養思考不總是要勉強提出自己的想法,或一定要批評現代生活的議題,有時也可以去欣賞他人思考的出發點與深度,擴張自己認識的世界。當你面對新問題的時候,豐富的視野將會慢慢轉化為你的內在力量,而且更能被靈活運用。

別小看孩子的領悟力

有許多人認為,兒童或青少年還太小,真能懂哲學嗎?或是他們太單純,念哲學後會不會胡思亂想?但這就像剛學功夫的人愛與人爭鬥、剛接觸文學的人易多愁善感,若老師能正規而有系統的引導,這個狀況幾乎不會發生。與其讓孩子將來因偶然接觸到這些主題,受到不可知的影響,倒不如讓老師在設計好的環境中,好好利用這些資源,來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。

更重要的是,不管是兒童或青少年,我都視他們如成人。我覺得哲學思考是有趣的,有用的,有意義的。我對兒童學哲學的看法,就跟兒童學廚藝的看法一樣,不一定適合每個人,但接觸一下也不錯,前提是注意安全。以我的經驗,學哲學比學廚藝要安全多了。

但我也不主張人人都應當念哲學,我只是認為,能有機會接觸到一點哲學思考,刺激各種不同角度的思考,鼓勵不同的領域抽象整合,訓練我們的想法更加深入,更加全面。生命跟生活都有些樂趣,需要深入思考才領悟得到,稍微幫自己往上爬一段,欣賞一下高處風景,也讓自己不虛此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