宅在社區的實驗教育

撰文:張安柏  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負責人

現代教育的起源,其實有許多型態,工廠式學校 (factory model school )只是其中之一,但因為是大家目前最習以為常的,以致於長期忽略、鮮少討論到其他不同型態的學校樣貌。

實驗教育熱 單室學校再現

但近年來,在台灣隨著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,民間私人辦學的意識抬頭,各種共學型態的興起,從而使得在西方已經隱沒多年的單室學校,有機會在台灣重現,以一間教室為起點,由下往上地進行各式各樣的教育改革與突圍。

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(以下簡稱昶心),就是在這樣的法令條件、教育選擇需求下,在2008年時,以單室學校的型態,從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的一間兩層樓民宅開始,進行了這十年以來的另類教育實驗。在缺乏一般公立學校硬體資源的限制下,我們走向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摸索道路。

2011年,考量整體環境的需求,昶心遷到了台北市民生社區富錦街。至此,打開了我們對學校空間建構可能的想像。

Photo by Amber Chang小辭典:單室教室原文為 one room schoolhouse,在19世紀末至20 世紀初期,曾是西方國家在村落與小鎮裡,常見的一種學校型態。但隨著工業及科技發達後的需求,學校樣貌走向工廠化型態後 ( factory model ),單室型態的學校遂逐漸隱沒。

Photo by Amber Chang

小辭典:單室教室
原文為 one room schoolhouse,在19世紀末至20 世紀初期,曾是西方國家在村落與小鎮裡,常見的一種學校型態。但隨著工業及科技發達後的需求,學校樣貌走向工廠化型態後 ( factory model ),單室型態的學校遂逐漸隱沒。

宅在社區 重塑空間與人的關係

對一般民眾而言,第一眼看到昶心時,直觀的會認為,這樣一間以民宅為教室的學校,必然缺乏一般學校具備的功能性。然而,我們在進入這個社區後,卻驚喜的發現,原來擔心的限制(缺乏一般學校該有的設備、場地),卻意外的刺激了我們對於空間的思考與學校功能再定位的後設討論。

民生社區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社區,受益於50年前就設想完整的規劃,民生社區裡不但街道綠化完整,植物生態多樣,舉凡公園綠地、運動休閒、圖書館等公共設施更是一應俱全。

你會發現到,一般要求傳統學校該具備的功能性空間,我們在民生社區的公共空間裡,都可以輕易取得。並且因為少了圍牆的緣故,我們跟社區的關係,形成一種開放、不分裡外、得以互為空間主體性的存在。這種平等的依存關係,恰恰補足了我們對於傳統學校因為校園封閉,以至於缺乏在地生活感與文化連結性的疑慮。

以民生社區做為整個虛擬校園,我們不只重塑了空間與人的關係。更重要的,也藉此重新思考我們與居民的關係。我們從關心民生社區的公共空間好不好用,到進一步想要了解社區裡的居民,社區發展的文化淵源,環境生態與面臨的挑戰等所有相關議題。

宅在社區的教育2.jpg

與在地連結 互相育成

當進行這一類的思考時,在原來的角色設定裡,我們一開始或許是觀察者與報導者,但是因為我們也是「社區居民」的一份子,在進行這類討論時,自我的抽離與置入,形成了不同文化視角的辯證與對話。

對於一個實驗教育者而言,我們意外的發現,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學習的面向還有這麼多,將眼光拉回身邊最親近的土地時,對話與紀錄開始有重量;我們一直在尋求的在地連結,環境與生活教育等開始具象起來。

這才提醒我,蒙特梭利一直以來的幾個主要核心,從具象到抽象,預備好的環境等等,在我們將教育與社區深度連結後,新的詮釋可能重新出現。我們同時是觀察者也是被記錄者,是主體也是客體。宅在社區裡,讓我們與社區空間有互為主客體的機會。

實驗教育都有不同的價值情懷。每個教育哲學都在追求不同的價值塑造。與社區共夥展現的實驗教育核心精神,最終要落實在生活裡。以此為軸線,配置我們與空間互動的關係,與人的往來。

宅在社區的教育3.jpg

走出教室 走入社區

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

生活與環境教育的落實,很難屏棄自身的經驗不用,所以帶領著孩子回到村落社區裡,以炮仗花開知春來,聽聞喜鵲知天晴,一點一滴地建立我們與社區的生活連結。這樣的實驗教育所能接到的地氣,讓孩子活在一個清楚的脈絡裡。

我們雖然解構了傳統學校的空間形式,卻從更大的空間裡,重新建構了學校空間可以有的想像。仿效國外大學城的概念,我們宅在民生社區裡,以整個社區作為我們的學區,讓我們得以隨時走出教室進入社區。

宅在社區,校園比你想像的來得更大。更重要的是,宅在社區裡,藉由即將開展的共夥計畫,老師也不再只是侷限在我們自己的教師團隊裡,更多的專業達人,在我們重新形塑與社區的關係時,也同時成為我們另類的老師。以此方式,我們重新詮釋那句非洲俗諺:「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」(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落的力量) 。就算在都會裡,我們也得以共夥方式,透由眾人的努力,看到不同教育的可能。